先來聊聊婆羅州(Borneo)吧,又被稱為加里曼丹島
這位於赤道上的世界第三大島,有著自成一格的生態系統和行政區域劃分.
北邊的沙巴州(sabah)和西北邊的沙勞越州(sarawak)這兩個半自治區隸屬於
馬來西亞(東馬),夾在兩著之間的汶萊(burnei),面積不到6000平方公里,但由
於盛產石油和天然氣,所以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國家"之ㄧ,而東半部的加里
曼丹(Kalimantan)則是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的國土.在這奇妙的國土劃分中,
蘊藏著世界上最魅幻的熱帶雨林,每公頃的森林中所分布的生物種類超過
整個北美洲,其中更不乏超珍貴稀有的奇妙物種,譬如最近發現的:
變色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6/28/content_7379243.htm
經過20年,首次被拍到的世界上最稀有的婆羅洲犀牛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4810000/newsid_4819000/4819024.stm
目前世界上第三小的魚Paedocypris micromegethes,
第二是住在澳洲大堡礁,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脊椎動物,侏儒蝦虎(Trimmatom nanus),
第一是它在蘇門達臘的遠親Paedocypris progenetica
(有些網站的資料似乎有誤,將Paedocypris micromegethes的資料
與Paedocypris progenetica 弄錯順序)
原學術論文
http://www.pubmedcentral.nih.gov/articlerender.fcgi?artid=1560243
Paedocypris micromegethes
http://i23.photobucket.com/albums/b354/junglemikey/locality1i-sibu140508.jpg
http://fishbase.mnhn.fr/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62549
Paedocypris progenetica
http://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62548
但,即使是每一次的探勘都能有撼動世人眼光的斬獲,這片富饒的土地,卻沒有獲
得對等的尊重和保護;油棕和橡膠林的開發,鎮日刺耳的鏈鋸伐木聲,煤礦的開採,
甚至火災(人為的火災,起因為當地傳統的火耕農業方式),都一而再的重擊當地的
生態環境.譬如:1997年的一場大火,就燒掉了加里曼丹5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幾乎是1.5個台灣,直至今日,舉目望去仍盡是枯槁的斷木和焦黑的土地,毀林容易
造林難,即使擁有排名世界前三的雨林面積,往後的日子又還有多少個台灣可以犧牲?
印尼和馬來西亞生產的油棕,占全球總產量的83%,油棕樹的果實,可以用來製作食
用油,肥皂或生質燃料,經濟價值高,政府自然鼓勵人民多多種植,更計畫在婆羅洲的
中心地帶開墾一片全世界最大的油棕林,大約有台灣的8分之1大,一旦計畫實施,馬
來西亞和印尼邊境連線的雨林都將被砍除殆盡.而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估
計,婆羅洲的雨林正以每年20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目前尚殘存約一半的面積,
而位於中心地帶的"婆羅洲之心(Heart of Borneo)",面積更廣達220000平方公
里,幾乎占了婆羅洲總面積的3分之1.猶幸在2007年2月12日,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尼
三國在印尼巴里島簽署了"婆羅洲之心宣言(The Heart of Borneo Declaration)",
三國政府將共同合作,一起為婆羅洲的永續經營而努力,對於這已經滿目瘡痍的大地,
不啻為一及時來到的免死金牌,至於是否真的有效,就得等待時間的證明...
但,別忘了,這只是針對"婆羅洲之心"這塊區域,而週遭如同被遺棄小孩的區塊,依然在
人類活動的魔威下,努力去茍延殘喘....即使,幾乎已看不到未來...,關於婆羅洲的一些
人文背景,有興趣的可參閱下列網址:
婆羅叢林中的人與地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08
從沙巴到沙勞越 穿越熱帶雨林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15
汶萊斯里巴卡旺 金光輝映的國度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27
被蹂躪的加里曼丹 走過變色大地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22
而在這座島上,也有著世界上最多種類的椒草分布在其中,其實嚴格來說,隨著新的採集
點陸續被發現,fusca已經不再是婆羅洲特有的產物.早期(即使至今也是如此),為了保
護棲地(我相信也有商業上的考量),對於椒草的採集點往往都是含糊帶過,或是胡亂冠
上一個地名,但可能根本就和真正採集點差了一大段.當然, 這對於熱衷於流域型蒐集
的玩家來說,是ㄧ記看不見悶棍,可能花了大筆銀子請來的椒草,其實根本來自同一個地
方,因此,目前比較新的方式,是會加上衛星定位的座標,就和坦魚的採集ㄧ樣,以確保消
費著的權益.不過會這樣做的畢竟是少數,就我所知似乎一些歐美線的椒草比較會做到
這麼細,而日本或東南亞直接輸入的,就沒聽過這樣的作法,所以,慎選有信譽的商家或
玩家,並長期保持合作關係就很重要了.
要談fusca,就得先從longicauda說起,雖然longicauda早在1879年就被發現並由Engler
描述命名,但是發現者Beccar卻在最重要的鑑定依據-佛燄苞方面,留下了並不完整的細
部描繪和特徵說明,而longicauda的葉型又是泥炭濕地椒草最常見的卵型葉,並帶有凹凸
面,導致這棵早就被發現的椒草,從它被命名之後,到1970年在蘇門達臘重新又被採集到
之前,一直處於張冠李戴的狀態(1880年和1920年分別命名的caudata和johorensis目前
被視為longicauda的同物異名),而fusca就剛好趕上這一波'熱潮",大約在1950年,有一
批來印尼Bogor植物園的椒草被送到荷蘭瓦赫寧根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作
鑑定,由著名的椒草學者-de Wit博士親自操刀,依據Beccar的手繪稿,判斷應該為
longicauda,直到1970年,真正的longicauda重新被發現,並總算有了完整的資料留下來.
而de Wit博士又回過頭來重新檢視那批被誤會了20年的可憐椒草,確定了它新種的地位
,並命名為"Cryptocoryne fusca".而1975年一樣由de Wit命名的Cryptocoryne tortilis,目
前則被視為fusca的同物異名.
fusca最初被發現的地理位置在西加里曼丹,靠近沙勞越州的邊境,但一直沒有詳細
採集點的記載,直到1979年5月29日,才由Tomey這位椒草探險家在Mandor 河畔紀錄
了兩處的群落,1986年6月30日,Van Balgooy 在西加里曼丹省的省會-Pontianak(坤甸)
南邊的Gunung Palung 國家公園裡又發現了一個fusca的群落,而隨著探勘的腳步越走
越廣,更多筆的fusca生育地一一被發掘,甚至北到沙勞越州境內,往西延伸至蘇門達臘島
上,都有它的蹤跡.毫無疑問的,這是一種適應力十分強大的椒草,過去一直認為它如同
longicauda,屬於黑水沼澤裡的嬌客,但隨著新採集點的發現,我們可以知道,它能棲息在
有明顯潮汐現象的地區(表示可能接近河口,也許距離出海口數十公里),底質幾乎都是白
沙.也能安居在潺潺小溪 ,和striolata 共享由紅土,礫石,泥炭土所組成的底床,甚至一般由
田土,紅土構成底質的河流也是它們的住所,而這些點還是有共同的特色,就是ph值大約
都在5.5,TDS值極低,水溫約25~28度.所以種植上,水質的要求應該重於介質的考量.但,其
實也沒那麼龜毛,許多玩家的經驗,這棵的水上葉是很容易種植的,不過,也許是產區難以到
達,或是其他未知因素影響 ,fusca在市場上出現的機率很低,即使現身,價格往往也都居高不
下,要達到上萬元日幣,看的到也不一定吃的起><
另,fusca和ferruginea被認為是有相當的近緣關係的,除了部份產區重疊外,他們有一個椒草
界中只有他們有的特徵,就是在老葉的下半部和葉緣地帶有極細的絨毛存在,需要用顯微鏡
才看的到.目前我手上只有收到一個產區的fusca,是位於沙勞越州Batang Lupar,希望有機會
能多找到其他產區的fusca.
Cryptocoryne fusca 'Batang Lupar'
介質:泥炭苔3,赤玉土3,桐生砂2,蛇木屑2.
光源:平常=>戶外散射光
冬季=>20w*2
溼度:60%~100%
上述照片算是過去式了,分株換盆後,狀況就一直很差,分出來的仔株沒活,母株也快不行,
目前還是完全搞不清楚原因,該做的消毒我都有做,介質也是換乾淨的...
對於椒草的病理,我所知還是太少,只希望它能撐到發出新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