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欣賞
來到馬來西亞,除了野地的珍饈外,當然要見見聞名已久的老朋友.
也是托他們的福,這趟旅程才能一切平安順利,卻又精采刺激.
這位是安德魯,也是此行能成功最大的幕後黑手.
非常積極的馬來玩家,有自己的網站,部落格,還和一些同號創立了
"大馬孔雀魚協會",並擔任許多孔雀魚比賽的評審,也非常熱衷於
野外採集和探勘.簡單說就是無役不與,什麼場合都能看到他^^
無法免俗地,當然要去家裡看看別人是怎麼玩的.在這寸土寸金的小
公寓裡,空間利用到了極限!小缸裡的陶瓷水妖精很精巧,蠻想帶回
來,但是考慮到易碎只好作罷.但真帶回來也不知道要幹麻~^^
缸內養了三對入缸沒多久的紅戰狗(應該沒錯吧!?)
雖然體色還沒恢復到最高水準,但是精神極佳,安德魯對它們搞不好
比對兒子還好.兒子被蚊子叮的滿頭包,魚卻連一片鳞片都沒掉,這年
頭當魚比當人好阿....
搖頭晃腦可愛極了,可惜活體我實在無力去照顧,
就看看別人養的解解纏吧.
這隻醜不拉譏的小不點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應該是鬥魚的小孩吧?
連螃蟹都請到家裡來了,還住在黑土上,實在沒天理.
黑土很貴ㄋㄟ.
某種鱂魚?
這一堆像腦子被剖開的怪東西是"石頭玉",屬於多肉植物,
看起來很可口,勾起了我一些慾念.
很別出心裁的栽培容器,裡面有活水苔,盔蘭和眼鏡蛇瓶子草.
這房間晚上會開冷氣,所以生長勢蠻不錯的.房間小其實也有些
優點,至少在電費消耗方面會省很多.
剛從採集者手上收到的椒草,用保鮮膜封起來放在陰涼處
休養生息.這手法和我觀察的結果及目前使用的方式不謀
而合.針對狀況不好的椒草,光照不太需要考慮,只要保持
高溼度,有很高的機會可以救回來.
甚至,更進一步去思考,對我們這種夏天只捨得吹電風扇的人
來說,要讓種椒草的環境降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不要
讓環境溫度因為人工光源的使用再升高就變成另類應該可
行的想法,或是至少可以這樣試試看,增加椒草存活的機會.
從7月份開始嘗試的一些想法,寫完馬來行再來分享一些心
得,我個人覺得結果還算成功.現在,要開始煩惱冬天的低溫
了.
這棵是fusca,野採植株很多時候都是這副破爛樣,所以想養出
如圖鑑中美輪美奐的葉片表現,是要花上很多功夫和時間,也要
擔負極大的風險.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小日本那邊釋出的人工植
株都特別貴.
曾經為文介紹的金線虎斑,金線有消失的情形出現.
看來還是要取得水質數據去分析原因,究竟是病態還
是常態.
在這兒,我又看到了都市人寸土必爭的克難精神.
這原本是洗衣間,1.2坪空間裡面硬是塞進去不少東西.平的放不下,
就轉換成垂直發展.而且,居然還有裝噴霧系統,裡面的拖鞋或是空鳳
長得都還算不錯,不過也是只能玩玩小型種,大一些就很勉強了.
來到安德魯的店裡,這裡也淪陷成為他的私人繁殖場了.
藏在深處的小缸 ,裡面養著蘇拉威西蝦,馬來西亞養蝦的風氣
小有盛行,水晶蝦當然更不用說了.
可愛的小星龜,週遭有朋友在玩龜,大概知道這小東西照顧起
來有些麻煩.我還是養養台灣的食蛇龜就好,好養又不用煩惱.
店裡面的系統缸.這也是我的目標,得等以後有自己私人的空間才能
搞了.裡面以孔雀魚為主,感覺整理的很乾淨整齊,想必花了很多心血
去維護.宜蘭也有一位孔雀魚的大玩家,曾經去他家拜訪,雖然也是差不
多的設備,卻總有股揮之不去的魚腥味.不過,馬來西亞不用擔心低溫的
問題,台灣北部的氣候變化大,冷熱交替間往往造成魚隻損傷;若使用加
溫棒,缸子一多,耗電量可不是開玩笑,取捨之間讓人很頭痛.
看這燦爛的笑容,現在要來揭曉神秘水電工的身分了.
這位神出鬼沒的仁兄,以"獨孤求敗","piscesilim"等網名縱橫各大論壇.
他的真實身分居然是位研究人員,研究主題是鬥魚.但,舉凡食蟲,椒草,雨林
植物等都涉獵頗深.雖說人不可貌相,但單看外表,實在很難和作學問的人連
想在一起.
他大部分的植物都放在鄉下外婆家,這裡有一塊不小的空地.
上方遮蓋了一層我估計遮光率約80%的遮光網,但並沒有擋雨,
所有的東西就這樣露天擺著.去的時候適逢下雨,身上濕涼,地上
泥濘,參觀起來真的是備感辛苦,但也看到了很壯觀的景象.
這位仁兄急著脫鞋子是想做什麼!?
原來這一窟一窟的魚池裡面養著近來很夯的"溫泉魚".
可以生活在較高溫的水中,啃食老化的角質和死皮.養這麼多當然
不是因為自己愛美,而是拿來販售的.中間塑膠桶是改裝過的過濾
裝置,這倒是很特別.
旁邊的水缸裡擺著某種皇冠和白頭天胡荽(也就是香香草).
事實上,他蒐集了很多水族植物,譬如澳洲鼓精,噴泉太陽等等,讓人
倍感懷念.剛引進沒多久,一棵要價5張小朋友的澳洲鼓精好像是不
久之前的事而已...興趣會變 ,嗜好也不一定會留,回憶卻是不朽,永遠
美好...
食蟲植物就養在水池旁邊,哇拉哇拉哭泣的天,即使撐著傘,
鏡頭還是被水沾到,拍出了這一片霧濛濛的效果.而且,更慘
的狀況是我鏡頭還沒裝保護鏡!!
非常茂密的活水苔草皮.看到這一大片發育如此良好的指標物種,
可想而知這邊的食蟲植物應該過得很快樂,至少有足夠的溼度和
不會太高的溫度.
所有的食蟲都是以腰水種植,大雨當頭,潑灑的雨珠落在毛群上,愈
顯嬌嫩.粗放狀態的種植方式 ,自有其獨數一格的視覺觀感.當然,這
不是說野放管理一定是王道,只是從不同角度切入,也許能有新的啟發.
生長勢非常旺盛的瓶子草,看來十分健康,沒有什麼病蟲害的問題.這點
倒是讓我十分訝異.雖說是接近野放種植,但周圍環境還是清理的很乾淨,
自然也減少了病蟲害發生的機會.
丟在樹根旁的空鳳,不知道是特意擺放在那裡,或是隨意擱著.
中間沒放水的魚池放了許多豬籠草,都是一些蘋果豬之類的熱帶低地豬,或是
常見的雜交豬.生意盎然.整個環境我認為有些陰暗, 但豬仔們也沒有出現什麼
陡長的狀況(指位於下位籠狀況的豬).
種植蘭花的場子,往往是50~80%的遮光網拉兩層以上,以隔絕太強的光線.
對他們來說,一層80%黑網是不太夠的.但,對於種植豬籠草來說,又是如何呢?
我們時常提到豬籠草需要充足的光照,80%的遮光網意味著只有20%的光線
可以通過,一般頂樓遮蔭大約就是這個%數.實際一點的說法 ,意即拉上這個黑
網,可以有效降低屋內的溫度,讓你覺得涼快.我這次在馬來西亞看了野生白環
的例子,還有這人工種植的情況,都說明了豬籠草對於光照強度的接受範圍是很
大的;我所指不單單是活下來,而是發育良好的茂盛生機.這和我之前既有的觀念
牴觸很多,我轉而思索,或許關鍵點在於光照時間的"長度"?
注意國內一個著名水草玩家的部落格好一段時間,他提出了許多顛覆傳統水草
養殖想法的新概念(應該說,他將這些觀念引進國內,因為提出或研究者是外國人),
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光照的時間能取代光照強度".簡單解釋,也就是對某些水草
來說,兩根20w的燈管照4小時,和一根20w的燈管照8小時,所產生的氧氣是一樣
多的.當然這是很粗淺的說法,瓦數和時間也不一定是一個反比關係,只是說明,光
照不一定要強,只要夠久,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熱帶地區的日照時間很長,這道理
豬籠草可能也可以適用?我不清楚,以後有機會再作個實驗比較看看.
另外,不久前也和朋友討論到某些瓶子草接受強烈的日照,反而有褪色的跡象,瓶子
壽命較短,適度遮陰可以讓瓶子草長得更漂亮.不過,在台灣,居家環境能提供全日照
的人畢竟不算多,能有半日照的陽台養豬就偷笑了,日照過強的問題應該沒有幾個人
會擔心.
7月12晚上,懷著非常興奮的心情,來到這富麗堂皇的飯店.
因為,我即將見到一位聞名已久的日本椒草採集者.
見了面,點頭寒喧,對方維持著日本人貫有的禮節,客氣,有些拘謹.
但是...這樣說雖然不太對勁,我怎麼覺得他一副電車x漢的臉@@
還是日本x片看太多,每個日本男人都被我同化了?
他英語也是普普;日本人的發音有些怪腔怪調舉世皆知,但我居然
廳的懂大半,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簡單交談幾句後,我們決定
到飯店對面的小酒吧好好聊聊,他今天也剛去野地採集椒草回來,
收穫頗豐.
安德魯順便找他拿幾本很新的二手食蟲書.那本"世界的食蟲植物"真的是
很棒的食蟲集錦,除了照片精美,最後面有英文對照圖片解說更是方便.當初
我也在亞馬遜上面找了好久,最後居然在國內找到有存貨.右手邊那本是一
位女性玩家所寫的書,整個版面設計透露出女性特有的溫和纖細,讓人看了
覺得很溫暖.為什麼說"溫暖"?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當時酒吧裡面冷氣開很強
吧.
傳說中的椒草真男人-甲斐輝國現身!
看過他的部落格後,我一直覺得這人應該是很悶騷的類型.
第一眼印象覺得外型對了,但是行為搭不起來.之後聊開,
本性畢露,果然不負期望.他部落格裡面有一隻套在手上的
兔子布偶時常會跑出來串場,我還特別留意了他有沒有把這
隻兔子帶在身上.
甲斐很開心的和我們分享今天他野採的照片,以及一些產地
資訊.我非常意外的發現,他居然是個體戶,甚至連店面都沒有!
我一直以為他是一間水族館的老闆,旗下有多名員工,每次去婆
羅州或馬來西亞採集椒草,都是前呼後擁,重裝上陣,搞的像rva
那種陣仗.完全沒料到,這位怪叔叔是荒野一匹狼,獨來獨往,過
著植物獵人的生活,逐水草而居.憑著一張地圖,租了車,就這樣在
未知的大地上,奔波數百公里尋找他的獵物.他的知識和訊息,都是
一步一腳印,慢慢累積起來,彌足珍貴.
他想要請馬來西亞的朋友幫忙辦檢疫,所以邀請我們到他的房間看
看辛苦一天的成果.一踏入房間,頓時被眼前影像所震驚,滿滿三大箱
的椒草!數量之多還不足以讓我驚訝,我震驚的是,"每一棵"椒草的根部
都洗的非常乾淨,不帶任何泥土.而且,植株非常壯碩,很明顯有細心挑過
.雖然知道他這些東西帶回日本之後是要販售,而且賣得很貴.但我心裡
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反而暗想,都作到這種地步了,總該給人家賺一
點吧.
若以豬籠草的觀點來看,野採株絕對是個禁忌,尤其是拿來作商業用途,
這是個不能搬到檯面上明說的原罪.但在市場流通的椒草, 絕大部分卻
是野採株,並能廣為大家接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主要差別在
於整個市場的經營模式和物種的生育方式不同.
目前椒草的主要來源還是依靠東南亞的個體戶採集者,每位採集者莫
不把自己的私家點當作是最高機密,絕不外流;而且他們也很了解竭澤
而漁只會一下子弄垮這個市場和當地生態.為了永續經營,每次只採取
一定數量的物種,是他們奉行不悖的圭臬.大部分水生植物的優勢,就是
可依靠走莖大量繁殖,只要原生地有留下夠多種株,環境不被破壞,被採
走的那個空缺很快就會填滿.
椒草玩的是地區型的差異.這地區細到相鄰的兩條溪流,若採集到同種的
椒草,依然是玩家爭先恐後蒐集的目標.所以採集者會致力於尋找新產地,
而舊的產地也會順勢"遺忘"一段時間,讓棲地可以休養生息.加上東南亞
每年11月~隔年四月是雨季,溪水暴漲,不利採集,種種因素加總之下,讓
椒草的野採,對物種存續的殺傷力減到最小.
另外,別忘了椒草的體質非常柔弱,每一個採集季進帳很多品系,也可能
損失不少寶貝,只要採集者掌握幾個最私密的點,永遠不用擔心只能賺一
次,自然也不會有大量採集的行為出現.
但是,毫無疑問東南亞的椒草棲地環境正急速減少,也讓整個平衡有了
微妙的變化.今天新找到的點,或許不久之後就會被人為擴張所摧殘,
那麼,在產地留下種株對這些採集者來說是否也逐漸失去了意義?更甚
者,乾脆將商業毀滅行為合理化,喊出移地復育的口號,大量拔取產地植
株,再美其名為分散保種風險,傾銷至玩家手中,這狀況也不是沒發生過.
也許移地復育是真,但只移了一成,剩下九成全換成白花花的鈔票進了自
己口袋.我不否認這些沒有將來的植物對玩家是致命毒藥,若手上沒有,我
也會想盡辦法去取得種源.但,戴上正義的面罩,隱藏於下的不入流做法,讓
人感嘆,且不齒!
這些是新產地的Cryptocoryne minima.
配合著小型攝影機 ,甲斐讓我們見識這些minima的生育地有多麼壯觀.
約剛好淹過腳背的沼澤,甲斐漫步在稀疏的樹叢中,舉目所及,只有minima,
數量無法估計.配合著口白,他帶領我們神遊這片椒草的天堂,心理面兀自
喃喃感嘆,為什麼身歷其境的不是我....另,為了詳實紀錄這段旅程,甲斐甚
至還準備了一台防水照相機,可以拍攝水面以下的照片.
這些是Cryptocoryne striolata,我覺得很難搞定的品種,
需要極高的環境溼度,我沒試過水中,但是看過原生地的照片,
推測或許剛好淹過它們的水位會是關鍵.剛收到的植株往往
會茂盛生長,但是種一段時間後整個體態容易縮小,最後消失
不見.很遺憾,我手上的植株就這樣全部歸西了.
Cryptocoryne nurii 產地我忘了.
但這個產地的虎斑,葉面上有著非常美麗的紅色斑點,新葉更是
明顯,這陣子嘗試下來,我覺得nurii在山間細流型中算是好種的
品種,不同區域型變化也挺大.
較少見的Piptospatha屬植物,葉面的迷彩花紋在適合的環境下
會更為明顯.
詢問甲斐今天去過哪些地方.他二話不說拿出地圖就畫給我們看,詳細端倪
了那條用鉛筆畫在地圖上彎彎曲曲的線條,除了大致了解他經過哪些城市之
外,我還暗自估略換算了比例尺,這位仁兄今天開車居然來回至少有350公里
以上!
最後討論檢疫事項.這些椒草隔天在送到檢疫局時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幸好都能完美解決,甲斐也順利把全部的椒草帶回日本,結束了這趟旅程.
而屬於我們的馬來行,終於也來到了尾聲....
~~~~~~~to be continued
- Sep 16 Wed 2009 23:58
馬來行腳part8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